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成都大运会 | 曾经不懂“步行”的他 成为跑上大运会开幕式的火炬手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3-08-04 13:54:55

原标题:成都大运会 | 曾经不懂“步行”的他 成为跑上大运会开幕式的火炬手

新华社成都8月4日电(记者 郑直 季嘉东 吴晓颖)西南财经大学的苏耘哲是手擎火炬跑入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点燃成都大运会主火炬的31名火炬手之一。他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手持成都大运会火炬的苏耘哲

“我跟朋友去吃饭,有点交通状况,我想我们就走路去,然后我朋友看了我一眼就说步行,然后我又看了他一下说为什么不行?我们不就是走路去吗?然后我们又对视了一下,他说,对啊,就是步行。我后面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步行……反正就挺尴尬的,但也挺好玩。”

这个故事,被苏耘哲认为很能体现汉语学习的一大难点——同音不同字。虽然学习汉语的难点甚至远不止这一个,但这位意大利留学生的普通话已经几乎听不出来外国人的痕迹,发音标准,表达地道,在整理采访记录已经可以依赖语音转为文字软件的今天,他的录音转化准确率高得惊人。

来自拉齐奥大区的焦尔达诺·图迪诺同学如此解释自己选择的中文名“苏耘哲”:“苏是苏东坡的苏,耘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哲代表智慧学问。所以就是说,我作为大学生啊,一定要努力,千万不要偷懒,才能够成为一个更智慧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意大利上高中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对外语感兴趣,但当地并没有学习中文的条件。在他看来,中文是一门神奇的语言,欧洲人用字母来写东西,而汉字——当时他甚至不知道应该叫汉字——“每个字就好像一幅画一样,非常神奇”。

2015年,他作为交换生到了石家庄,周一到周四住在学校,周五到周日住在当地一个寄宿家庭。他说,那段经历让他进一步感受到中国浓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也为未来埋下了伏笔。2019年,他来到西南财经大学求学。在中国学习生活期间,他一直是自己中文名含义的践行者,下过的苦功从他对中文的掌握程度可见一斑,他获得过多个外语竞赛奖项,并参与了多次中外交流活动的拍摄或研学项目,表现突出。经过学校的推荐和层层选拔,他入选参加成都大运会开幕式。

7月初的一个电话告知了苏耘哲这一消息,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要担任什么角色。在开幕式现场排练时,他被确认为主火炬塔点火仪式的火炬手。激动的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分享给远在意大利的家人们。成都大运会火种在首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城市意大利都灵采集,他和家人都认定,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

“当火炬手是我一生到现在最难忘的经历,之前我在网上也看过此前大运会的开幕式,但是真正参与其中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开幕式已过去近一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苏耘哲依然激动不已,“向体育场中间的那个平台上奔跑的时候,我们都能听到观众欢呼的声音。这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我相信火炬手的意义不只是传递火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传递的是团结友谊,传递的是文化交流。”他说。

苏耘哲和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合影

对于来到中国,又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他的建议是“多跟中国人交朋友”。“因为我们交流,就是要认识当地人,我们才能了解中国,才能学会这种中国的学习方式。入乡随俗就是这个意思。很多外国人来了,可能最后还是跟外国人一起玩,我觉得这样也没意思。”

苏耘哲如今在中国的生活,可以说是很有意思,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安逸”。“我这边朋友很多,我过得很好。”他说,“其实就是每一个地方只要有一些对自己重要的人,不管是家人、父母还是朋友,都可以说是自己的家。”

微观的家是如此,对于宏观的家,他也有自己的理解。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紧密联系的世界,我们需要跨越国界,需要互相理解,需要和谐共存,需要一起来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他说,“虽然每一个国家的利益是不同的,但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寻找相同之处。”

苏耘哲说,学习中文开阔了他的视野,认识了各种朋友,也教会他多角度地去看世界,敞开心扉,拥抱未知。随着疫情的过去,国际交流进一步便利,正如此次在成都举办的大运会,就是全球青年互相了解的绝佳平台。这样的学习与交流会让更多人以更加开阔的胸襟看待彼此、接纳彼此,实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理想。

标签:
推荐 +
猜你喜欢 +

X 关闭

X 关闭